img
:::

不捨一年收成付流水 樂觀新住民研發地瓜加工品創商機

不捨一年收成付流水 樂觀新住民研發地瓜加工品創商機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 曾俐瑋/雲林採訪報導] 來自中國大陸湖南衡陽的徐小華,年輕時曾經從事美容業工作,與長10歲的先生戀愛以後決定決婚來臺生活。曾經在家中備受寵愛的她,差點為了遠嫁而鬧家庭革命,所幸她的性格樂觀開朗又充滿正能量,來臺後為生活打拚也逐漸做出成績,受到娘家人的認可。

徐小華的先生歷代在雲林水林大溝種植地瓜,剛到臺灣的感覺就像從大都市來到鄉間生活的「都市俗」,對什麼都很不熟悉。像小華這樣的「湘妹子」在家鄉時飲食口味嗜辣,臺灣偏甜的食物讓他特別不適應,還好夫家的人都待他親切,甚至在她孕期都會特別託友人帶大陸的食品回來,讓她一解鄉愁,被家人真心接納的她就一步步順利適應了臺灣的生活。

來臺已11年的徐小華,與先生攜手打造「杰樂蕃薯園」,每年都能生產出碩大香甜的地瓜,如今也邁向食品加工的商機。小華說,原本是很捨不得先生一年辛苦的栽種成果,可能因為中盤商來不及收購就把地瓜放到壞掉,所以她想辦法打破季節的限制,研發出地瓜風味乾、地瓜薯條、地瓜蛋捲等不同的加工商品,不僅透過網路、展攤行銷全臺,也與高雄科技大學進行產學合作。

今年也在許多貴人的幫助下,順利地申請到移民署「新住民女性創業加速器」計畫的補助,能夠添購像是烘烤機、封口機、冷凍機等等要價不斐的地瓜食品加工設備,讓她可以順利研發許多產品。今年11月,徐小華也將帶著她的創業成果,到上海參加國際食品展覽,能夠以這樣的形式「回娘家」,小華既興奮又期待,認為也是一種「衣錦還鄉」。

若問起徐小華在臺生活最令她感到幸福的是什麼?那肯定是她的一雙兒女,用心教育孩子的她,時常會為孩子良好的品德感到驕傲。還在上小學的兒子、女兒在她以身作則的薰陶下,都有善良、貼心的性格。徐小華說,一直以來在臺灣生活受到許多人的幫助,所以行有餘力時,也很希望能夠幫助別人,平時她偶爾會帶著這些地瓜食品到醫院擺攤義賣,或是捐贈給療養院及育幼院,讓更多有需要的人也能夠享用到地瓜的美味。

徐小華說,她很喜歡一句慈濟的靜思語:「能付出就是一種幸福。」她也因此常向孩子們說,要做一個手心向下的人,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自己就能收穫很多幸福。而小華也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在臺灣這樣有人情味的地方,身邊充滿了許多性格正向又不吝於幫助他人的人,無論是在家中的親友,還是社團裡認識的督導、社工、其他新住民姊妹們,遇到逆境時總有人願意扶她一把。如今娘家的人都說小華的性格已經改變,多年的在臺生活使她更積極正向、穩健成熟,小華也很開心她與先生逐漸打拚出成績來,讓遠方的家人能安心祝福。

 

來臺已11年的徐小華,與先生攜手打造「杰樂蕃薯園」

我想要留言

熱門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