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情感教育正面臨嚴峻挑戰。少子化、Me Too 浪潮等新聞事件揭露了現代年輕世代對愛的陌生感,許多人成為「愛無能」的世代。台灣性教育學會與華人情感教育發展協會連續四年聯合選拔「台灣十大性與情感教育新聞事件」,目的是找出台灣在這方面的不足,並提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案。2023年,入選前三名的新聞包括「56%未婚族想結婚生子」、「性平三法加重罰則」及「Me Too 浪潮曝露性平意識不足」。
情感障礙成當代挑戰:健康親密關係的缺失
在這些事件背後,揭露了一個更深層的問題:台灣人對於健康親密關係的理解不足。根據杏陵醫學基金會執行長高松景的觀察,現代人對婚姻的卻步,不僅僅是經濟壓力的因素,更是因為對健康穩定的情感關係缺乏信任感。不知道該如何愛、如何經營感情,成為很多年輕人不願進入婚姻的重要原因。
即便現代社會強調個人自由、追求心靈契合,但若缺乏愛與溝通的基礎,所謂的「自由戀愛」也無法走得長久。高松景進一步指出,性騷擾、Me Too 浪潮的背後問題,也與人們缺乏健康情感的理解有關。這正是為何從小開始的性與情感教育變得至關重要。
學會愛是必修課:三大方法幫助年輕人重新認識情感
為了幫助年輕人建立起對愛的理解,高松景建議從三個方面著手,讓愛情不再只是一場短暫的遊戲,而是一生的課題。
方法一:愛情學成為學生的必修課
現代社會中,「速食愛情」成了一種主流,只要遇到問題就分手,逃避成了應對的首選。這種模式讓人難以長久維持一段關係。高松景指出,健康的情感關係需要經營,遇到問題如何處理,也是需要學習的。將「愛情學」納入學生階段的必修課,不僅可以教導年輕人如何談戀愛,更能提升他們的情感素養和面對挫折的能力。
方法二:家庭是情感教育的搖籃,父母須身教重於言教
情感教育不應只靠學校課堂的講解,更應融入家庭生活中。高松景強調,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家庭應該是一個讓孩子感受到愛的地方。不僅要教孩子認識性與情感,更應該展現出良好的婚姻關係與愛的表現。例如,在孩子面前避免激烈的爭吵,並經常表達彼此的愛意,讓孩子從家庭中自然學會什麼是健康的情感模式。
方法三:高中生須培養情緒素養,師長引導不可少
對於高中生來說,生理發展漸趨成熟,但與情緒素養相關的「前額葉皮質」卻仍在成長。因此,需要經驗豐富的師長在日常互動中,幫助學生面對與學習兩性相處中的挑戰。高松景指出,師長的引導能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了解什麼是健康的情感界線,例如學會辨別自己的權益,明確知道受到騷擾時該如何反應,並認識他人的界線,不輕易冒犯。建議有心理發展較成熟的師長,能透過實際的日常互動、真實情境中,來引導學生面對和學習兩性的。(圖/取自pixabay)
健康親密關係是幸福的基礎,情感教育不可或缺
情感關係和性教育的核心,是學會如何去愛,如何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這不僅影響個人一生的幸福,也是整個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石。學會愛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後天學習的過程。從學校到家庭,再到社會,情感教育應該無處不在。
不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都應成為孩子情感教育的溫床,從小培養年輕人對愛的理解和實踐,這樣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學會如何建立健康穩定的關係,如何愛人,也如何被愛。這些看似平凡的課題,卻是每一個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