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台印混血「新二代好聲音」 黃宇寒用客語獨立音樂創作

黃宇寒是一位「客語」獨立音樂創作歌手。 圖/翻攝自臉書
黃宇寒是一位「客語」獨立音樂創作歌手。 圖/翻攝自臉書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編輯/高銘佐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與IC之音FM97.5【新生報到-我們在台灣】合作,推出一系列精采的新住民在臺灣的故事,本集節目邀請印尼新住民之女-黃宇寒,她是一位「客語」獨立音樂創作歌手,外型亮麗的她還有著「客家IU」的封號,父親是台灣龍潭客家人、母親是來自印尼的華僑;身為新二代的她將客語、印尼語結合到音樂中,讓音樂充滿著多元的樣貌、聲音。【新住民全球新聞網】也將本集節目編撰成中文、英文、越南文、泰文及印尼文等5種語系,向讀者分享黃宇寒在音樂創作的心路歷程。

延伸閱讀:終止戰爭悲劇 移民署與烏克蘭新住民同心祈願和平

黃宇寒外型亮麗有著「客家IU」的封號。 圖/翻攝自臉書

考上台北的大學後獨自在外租屋,藉由音樂創作撫平思念家人的皺褶,也安慰了獨自在異鄉打拼的自己。由於小時候和長輩常以客家話溝通,所以寫歌時第一個想到的是客語,字句上的使用也沒有特別琢磨,自然而然就譜出了詞曲。她說,語言是傳播媒介,不侷限音樂的創作風格,反而是在各個語言轉換間傳達更精準深刻的情感和語氣。

根據移民署統計,台灣約有 40 萬人屬於新住民二代。同身為新住民二代的黃宇寒,或許是從小長得比較高又練體育,沒有因為個人的身份,真正遇過很糟的情況,但仍想打破一些社會的刻板印象,或是不合時宜的歧視玩笑。她也提及印尼話在日常生活使用的頻率,由於母親婚嫁來台,說客語和潮州話的頻率反而比印尼話還多,因此印尼話是特別向舅舅學習的。

延伸閱讀:東海大學國際週 移民署行動列車前進校園

黃宇寒在2019 年底發行首張客語創作專輯《有時有日》。 圖/翻攝自YouTube

黃宇寒在2019 年底發行首張客語創作專輯《有時有日》,同名歌曲〈有時有日〉運用了兩種家鄉的語言(客語及印尼語)與故鄉對話。2020年也以這張專輯入圍第31屆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獎」、「最佳客語專輯獎」、「最佳年度專輯獎」;〈有時有日〉這首歌曲是非常輕快、溫暖的歌,同時在客語中代表「總有一天」的意思,更曾在節目《聲林之王》中踢館挑戰冠軍李友廷獲觀眾矚目,清新明亮的聲線與創作才華令人印象深刻。

「兩種話都是我的語言,兩種語言都代表我其中一個部分。」黃宇寒對於自身背景豐富性的愛與驕傲,無論是使用印尼話還是客家話,充分展現在她的作品中,希望透過歌曲傳承多元文化的美好。

此外,在2021年發行專輯《虛空現下》,每一首歌曲都具有連貫性,代表著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此張專輯當中的主打歌〈社會現象〉,歌詞描述網路霸凌,是以搖滾風格呈現,與以往的曲風很不一樣。這張專輯,2022年也入圍第33屆金曲獎的「最佳客語歌手獎」、「最佳客語專輯獎」、「年度專輯獎」。

《虛空現下》入圍第33屆金曲獎。 圖/翻攝自YouTube

最後,黃宇寒也鼓勵目前在創作音樂的學生們要多去嘗試不同的事物,「雖然說大學時期也有參加很多比賽,但還是會希望自己多做一些更好!我覺得時間是最沒有辦法留下的,要在大學這個最能夠自主運用的時期多方嘗試!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偷懶!」秉持著勤奮的精神持續開闢屬於這個時代的客家音樂,讓我們期待黃宇寒之後的作品將會帶起什麼樣的哈客(Hakka)風潮。

熱門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