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國到台灣,冉庭恩創「英國奶奶」品牌,用料理圓夢也圓文化
如果你喜歡看美食節目,對「Amy冉庭恩」這個名字應該不陌生。來自英國、在台灣生活超過16年的她,從電視走進現實,創立英式品牌餐廳「英國奶奶」,擁有兩家分店,臉書粉絲超過5.3萬人追蹤。如今,她不只是名廚與創業家,更成為歐美新住民在台圓夢的代表人物。從語言到文化,靠自學跨越障礙為愛遠嫁,她用一顆「學習者的心」走進台灣冉庭恩22歲為愛來台,雖然本身在英國就擔任廚師,但初來乍到時,語言與文化成了她人生中最大的挑戰。為了與員工溝通、理解在地語境,她白天經營餐廳,晚上苦學中文,也努力理解台灣人直白的溝通方式。創業初期,她也曾面臨店面經營不如預期與資金壓力雙重挑戰。但她選擇迎難而上,主動學行銷、經營社群,與先生並肩努力。這份堅持,最終讓她的人生與事業逐漸步上軌道。台灣變成家,「英國奶奶」成為品牌在淡水站穩腳步、在信義開拓市場,她讓英式餐點走進台灣人心中,經營「英國奶奶」13年,如今冉庭恩的品牌已是淡水老街的知名招牌,近年更拓展至台北信義區。她的英式料理如英式司康、肉派、下午茶組合,深受本地人喜愛,也吸引許多外國人前來一解鄉愁。冉庭恩也在2023年正式拿到身分證,開心地說:「我現在比回英國還像在台灣生活!」她將台灣視為第二個家,也定期與英國的家人保持聯繫,維繫跨國情感。冉庭恩與先生一起創業開店,如今擁有兩家店面,餐廳「英國奶奶」也成在地知名店家(圖/冉庭恩提供)把台灣味融入英式餐桌,她是台英文化交流推手從烏龍茶蛋糕到英式月餅,她用創意融合東西方味道,冉庭恩不只是原汁原味複製英國味,而是加入了她對台灣文化的理解與創意——她考取中餐丙級證照,將烏龍茶、柚子、伯爵茶等在地食材融入英式甜點與節慶食品,開發出如烏龍茶蛋糕、英式月餅等深具話題性的創作。她說:「我希望英國奶奶不只是餐廳,而是一座文化橋樑,讓台灣人認識英國,也讓英國人看見台灣。」從異鄉人到文化創業家,她是新住民圓夢的最佳典範用一雙手、一道道料理,她把人生過得精緻又精彩,從一開始的文化不適應,到現在的在地創業家,冉庭恩用16年的努力證明:語言、文化、出身,都不是阻礙,而是讓故事更精彩的開始。她的創業之路,不只是一段跨國婚姻的延伸,更是一場關於文化融合、堅持與圓夢的冒險。與先生因為旅行意外結識,促成這段台英因緣,也促此冉庭恩在台深耕(圖/冉庭恩提供)金句:💡「不是天生懂語言,而是決定學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