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親子教養

寶寶挑食、吃飯慢?專家教你輕鬆解鎖小吃貨的飲食秘訣!

寶寶不肯好好吃飯或是偏食,是讓很多爸爸媽媽傷透腦筋的事情。 (圖 / Heho授權提供)
寶寶不肯好好吃飯或是偏食,是讓很多爸爸媽媽傷透腦筋的事情。 (圖 / Heho授權提供)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中文編輯群

讓寶寶乖乖吃飯是每個父母的夢想,但在現實中,卻常常成為讓爸媽頭痛的難題。不少父母在餐桌前拼盡全力,卻依然無法解決寶寶偏食、食欲不佳的問題。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涂妙如指出,改善寶寶的飲食習慣,除了掌握一些小竅門,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偏食問題根源大揭密!了解孩子的飲食偏好是關鍵 

孩子偏食的原因往往和家長息息相關。首先,父母本身的飲食習慣會直接影響寶寶,如果父母不喜歡某些食物,那麼孩子可能根本沒有機會接觸這些食物,久而久之便會產生抗拒感。因此,家長應在寶寶開始接觸副食品(約六個月大)時,提供各類食物給孩子嘗試,以避免偏食的習慣養成。 

另外,寶寶的天生氣質也會影響對某類食物的接受度。有些寶寶對新事物比較排斥,建議家長循序漸進地引入新食物,而不是強迫孩子接受,以免破壞用餐氣氛。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寶寶曾經對某類食物有過不愉快的進食經驗,也可能因此排斥,這時家長應特別留意食物的質地、大小和硬度,以避免再次造成不適。 

訓練寶寶自己吃飯不僅是培養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一環,也能增加他們對食物的興趣。然而,很多家庭中的長輩出於愛護習慣餵食,這讓年輕父母難以改變現狀。不過,如果讓孩子自己說話,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 

當寶寶進入兩歲左右的「叛逆期」時,通常會開始強烈表達“自己來”的意願。這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萌芽,父母應該抓住這個契機,告訴寶寶:“你長大了,可以自己吃飯,不需要阿公阿嬤餵了。”當孩子想要展現自主性時,會自然而然地拒絕餵食,這時候,父母就可以順勢鼓勵寶寶自己進食。不過,讓孩子自己吃飯總是避免不了弄髒,家長要有心理準備,別因為寶寶吃得髒亂而責備他,否則可能會打擊孩子的信心。在 2 歲階段,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生命中的第一個叛逆期,這是孩子展現自主性的成長必經過程。(圖/取自網路)

不願分享怎麼辦?從理解到引導,幫助孩子建立分享觀念 

孩子不願分享食物的行為也常讓父母感到困惑。其實,孩子這樣的行為可能源於還未發展出“群我”概念,或是情緒問題未被解決。如果孩子因情緒而拒絕分享,父母應該先處理好孩子的情緒,再引導他們學會分享。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首先會建立自我中心的概念,接著才會逐漸理解群體的互動關係。因此,父母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幫助孩子建立分享的習慣,讓他們理解分享並不代表失去。例如,父母可以溫柔地對孩子說:“媽媽也想吃這個,可以給媽媽一個嗎?”透過模仿父母的行為,孩子會漸漸學會分享。 

此外,繪本故事也是很好的工具,可以讓孩子在有趣的情境中理解分享的意義。最重要的是,父母在幫助孩子建立分享概念的過程中,必須讓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樂,避免強迫他們分東西給別人,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被剝奪,從而加深自我中心的觀念。 

從餐桌到生活,讓孩子感受分享的喜悅,拒絕強迫與打擊 

建立孩子的飲食習慣與分享概念並不難,難的是父母是否能夠以正向且溫柔的方式引導孩子。從偏食到拒絕分享,這些行為背後都有著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小秘密,只要父母用心了解,並以尊重孩子的方式處理,就能為寶寶的成長鋪設一條健康且快樂的道路。讓每次的餐桌時光,成為全家人共享美味與愛的幸福時刻吧!

文章出自來源:媽媽寶寶

熱門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