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民眾感受不一樣的端午節氣氛,移民署桃園市服務站與桃園市立圖書館於6月2日在桃園市中壢分館共同舉辦「皮影人偶慶端午:皮影人偶DIY」文化講座,邀請該站印尼籍通譯官美連女士介紹印尼偶戲文化,並帶領大小朋友製作印尼皮影人偶,體驗印尼有趣且獨特的皮影戲文化。
皮影戲於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無形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CH,又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印尼的國粹,名為「Wayang Kulit」,Wayang的意思是"戲劇",Kulit的意思是"皮",在許多宗教儀式和節日慶祝皆會演出皮影戲。
皮影人偶DIY過程中採用牛皮紙當作材料,運用著色筆賦予戲偶樣貌及色彩,小扣環讓戲偶能有關節活動,竹筷則是撐起整個皮影人偶,整個過程依照個人的喜好,製作出獨一無二的皮影人偶,最後由大家發揮創意,讓皮影人偶翻滾、坐下、跳躍等動作,賦予人偶新生命。
本次活動邀請30名大小朋友,其中一位參加活動的鍾小朋友很高興的說,以前端午節都是在吃粽子及包香包,這次端午節自己親手製作人偶,彩繪專屬戲偶,關節還可以活動,並做出各種動作,感覺非常生動有趣。
桃園市服務站主任林萬益表示,今日舉辦「皮影人偶慶端午」課程,透過新住民的分享及手作皮影人偶,讓民眾更加深入認識東南亞文化及欣賞多元文化差異。
另外結合6月2日講座,在桃園市立圖書館中壢分館一樓大廳有舉辦印尼文化主題書展,展期即日起至108年6月30日,歡迎對異國文化有興趣的民眾可前往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