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浸式劇場《蝕物鏈》由兩廳院委託創作,導演陳彥斌 (Fangas Nayaw )運用 Ambisonics 聲響科技和裝置,建構無人演出的聲音劇場,戴著耳機遊走在四個展場之間重新思考人類與環境關係,索票已全數完畢。
《蝕物鏈》(Outbreak)探討人類長期決定別的物種生命價值亂象,中文則取「食物」諧音「蝕物」,英文取名「Outbreak」意味著當一件事情爆發將擴及危害到整個生態,演出共分為四大區域,從戴耳機遊走在事件之間,到中場聲響環繞式場景,最後以一隻在籠子裡的「雞」做結,場景間看似毫無關聯,但其實透過十分有趣詼諧的方式讓觀眾身歷其境。
節目題材來自一則「油魚」所引發的中毒事件開始,其為商業價值低的魚種,食用過量對人體造成毒素,但常被不肖商人用於取代鱈魚、比目魚出售,節目透過各種聲音的表述,去討論政治、經濟、生態錯綜複雜的網絡關係事件,如食安控管以及商業價值與各方權力等議題。
「夾菜的聲音?切肥肉的跟切瘦肉聲音?」堅強的聲優陣容包含府入圍金馬獎莫子儀,及甫獲金曲最佳作曲人獎的余佩真,另也攜手音樂設計陳家輝、工程師王新仁合作,放大聽覺體驗提供聲音各種恐怖想像力,像是糞便進入水管的聲音,人體消化道的排氣聲等,特別運用C-LAB聲響實驗室與法國龐畢度中心的法國聲響與音樂研究統合中心(IRCAM)合作引進最新技術Ambisonics 聲響科技和裝置。
演出中也可聽見導演採集了如熊貓、螞蟻、羊水內胎盤等獵奇的聲響,經過各種聲音的田調採集,陳彥斌說,「由於人類死亡後聽覺是倒數第二個離開的感官,人類的聽覺在死前將被擴張,更為敏銳,希望藉此作品召喚聽者的非理性感官體驗,並且去討論死亡的瞬間,去換位思考物種的滅亡。」不論聽到什麼,都能藉此作品反思自我存在於萬物中的位置。
表演最後以「雞」結尾,陳彥斌說明,因為雞是生活中最常見,當我們吃雞的時候,可見各家速食店雞塊包裝上的雞看起來都很快樂,也許那些雞真的是快樂但沒有人真的知道,然而,它們的快樂變得很單一,並傳達它很好吃或吃了會讓人變強壯的意思,但那些雞不應該只有這情緒,因此演出最會選擇使用真正的雞,並在周邊放上取其諧音的笑話塑造嘲諷取笑的意味。
演出場次
10/20(二)18:00、19:30、21:00
10/21(三)18:00、19:30、21:00
10/22(四)18:00、19:30、21:00
10/23(五)18:00、19:30、21:00
10/24(六)14:00、16:00、18:00、20:00
10/25(日)14:00、16:00、18:00、20:00
演出票價:免費索票
新聞來源:台灣英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