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重點新聞

父母最讓孩子心碎的話!5種語句無形中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無意中的關心話語,往往成為傷孩子心的「碎念」(圖 / Heho提供)
父母無意中的關心話語,往往成為傷孩子心的「碎念」(圖 / Heho提供)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中文編輯群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關心常常轉為無心的“碎念”,這些話雖然無意中流露,但一再地敲擊著孩子的心靈,使他們逐漸失去自信,甚至對自己產生懷疑。以下五種家長最容易脫口而出的話,其實正在無形中傷害著孩子的內心。

「不要」「不准」:高壓禁令扼殺了溝通
「不准看電視!」、「不要碰手機!」父母用這些“禁止語”來控制孩子,但這類絕對化的口吻讓孩子感受到的是威壓,而不是教導。當「不要」和「不准」反覆成為孩子耳邊的高壓“指令”,他們不但無法理解背後的用意,反而會加深逆反心理,甚至在心裡築起一座抵抗的堡壘。適當的引導和說明才能讓孩子理解規範,才能有助於他們培養自主的判斷力。

「比較」:打擊自信的毒藥
「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多聰明!」、「你學著點,看看別人!」父母常無意中用別人家的孩子來對比自己的孩子,意圖激勵孩子成長,殊不知這種話在孩子聽來,卻是一次次的自我否定。這種比較不但無法激發孩子的潛力,反而可能引發自卑心理,讓孩子在壓力中迷失自我。父母不妨多多看到孩子的優點,以鼓勵和欣賞取代比較,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被支持的。

「讓我失望」:潛移默化的失落感
「你太讓我失望了」、「你是不是我親生的?」這些帶有情感的話語,會讓孩子感受到莫大的羞辱和無助,逐漸懷疑自我價值,對自我產生負面的看法。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信任和支持,而這類話語正是最讓他們失望和受傷的。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可以選擇以指導和共情來代替責罵,這樣孩子才會有修正錯誤的勇氣和信心。

「作業寫完沒?」:家庭成為作業壓力源
「作業寫完了嗎?」、「動作快點,別拖拖拉拉!」對孩子來說,作業本來就是學校的任務,如果回到家還時常被這樣的話題盤繞,只會讓家庭成為壓力之源。適時放下“作業”的關心,多聊聊他們的興趣和感受,才是有效拉近親子關係的方法,讓孩子感受到家是他們的舒適港灣,而非只為完成任務的地方。

「你怎麼這麼笨?」:心靈傷痕難以癒合
「你怎麼這樣?」、「你怎麼這麼笨?」這些責備性的語句看似不經意,卻可能帶來深刻的心靈傷痕。父母這樣的“關心”只會讓孩子感到失望,進而選擇自我封閉。與其用“你怎麼可以”這樣的話開頭,不如換句話說:「遇到這樣的困難,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呢?」這樣孩子會在支持的氛圍中學會面對挑戰,而非被一次次的批評壓垮。過多責備敲擊孩子心靈,不如以引導方式助其成長(圖 / Heho提供)

在親子關係中,語言是傳遞愛的橋樑,也是無意中劃下心靈傷痕的刀刃。父母們不妨從今天起,減少“碎念”和責備,換成鼓勵和理解的語句,讓孩子不僅感受到愛,更能在這份愛中找到自信,學會成長。

文章出處:媽媽寶寶

延伸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