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驟降腦中風風險增加,醫師提醒及早辨識徵兆
隨著冷氣團來襲,氣溫急降可能引發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增加腦中風急性發作的風險。根據德國研究指出,24小時內氣溫下降2.9°C,腦中風風險增加1.1倍;對於三高患者、心房顫動者、吸菸者、缺乏運動或有家族病史的高風險族群,風險更可能增加至1.3倍。腦中風:不僅致命,更是主要失能原因之一根據台灣衛福部數據,腦血管疾病在112年國人十大死因中排名第四,每年新增約3萬名腦中風病患,平均每44分鐘就有1人因腦中風喪生。此外,腦中風導致的失能比例高達60%,成為家庭及醫療體系的重大負擔。台灣腦中風學會秘書長湯頌君醫師表示,腦中風分為缺血性與出血性,其中缺血性腦中風佔約80%。治療的關鍵在於黃金時間內迅速打通栓塞的血管。然而,許多人誤以為腦中風僅是突然倒地或意識昏迷,實際上,早期症狀多為單側肢體無力、臉歪嘴斜或口齒不清。腦血管疾病在112年國人十大死因中排名第四。(圖/Heho健康提供)案例分享:黃金治療時間決定康復效果湯醫師分享臨床案例,一名89歲女性因心房顫動停藥數日,清晨突感右側肢體無力及語言不清。家屬迅速撥打119,兩小時內送達醫院急診室,經神經科醫師診斷為左側大腦缺血性中風。確認無出血後,患者接受靜脈血栓溶解治療及動脈血栓移除,最終恢復良好,出院時接近發病前的狀態。高風險族群應警惕這些症狀天氣驟降對高風險族群構成威脅,尤其是三高患者、心房顫動者。湯醫師提醒,當家人或自身出現以下症狀時,應立即撥打119:1.突發性臉歪嘴斜2.單側肢體無力3.說話含糊不清其他可能徵兆包括:語言表達困難或理解障礙走路不穩、動作不協調劇烈頭痛或頭暈腦中風每延誤一分鐘治療,腦細胞快速死亡(圖/Heho健康提供)黃金4.5小時:降低失能與死亡風險若懷疑中風,應立即送醫,並在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劑,打通栓塞血管,有效降低失能和死亡的風險。快速辨識與行動是拯救生命的關鍵,特別是在寒冷天氣下,更需加強防範腦中風的發生。相關連結: https://m.youtube.com/watch?v=JB3cRMKUq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