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重點新聞

學會欣賞孩子,精神科醫師教你如何建立孩子的三大核心能力

家長嚴格要求孩子也是出於求好心切,但並非每個孩子都適合超齡學習。 (圖 / Heho授權提供)
家長嚴格要求孩子也是出於求好心切,但並非每個孩子都適合超齡學習。 (圖 / Heho授權提供)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中文編輯群

教養孩子一直是每位父母面臨的巨大挑戰,尤其是在學習壓力越來越大的現代社會。許多家長投入大量資源期望孩子能夠脫穎而出,但往往在孩子表現未如預期時,對其施加過多的壓力,反而使親子關係緊張。精神科醫師李俊宏提醒,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核心能力的培養遠比成績重要。理解孩子的成長需求、轉換教養思維,是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關鍵。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生命中的珍貴禮物,不應該成為實現父母夢想的工具。李俊宏表示,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固然重要,但應更重視他們當下的身心健康,而不是一味追求成績或名校。他指出,「無論未來多美好,如果孩子現在的身心狀態不健康,那一切都是空談。」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僅是智能需要發展,情商、社交能力也同樣重要。家長應該放下對學業的過度執著,多欣賞孩子的優點,讓親子關係更加融洽。李俊宏強調,教養孩子不僅是孩子的學習過程,也是家長的成長機會。「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是讓我們學習如何成為更好的父母,而不是為了達成我們的期待。」 

多欣賞少批評,正向教養助力孩子成長,家長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轉換思維,與孩子一起健康成長: 

欣賞孩子的優點,減少批評和比較 

每個人都有擅長和不擅長的地方,家長不應強迫孩子將短處變成長處,而是應該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長處。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欣賞,他們的自信心會逐漸增強,並更願意嘗試新事物。過度批評和比較只會讓孩子感到沮喪,反而抑制了他們的潛力。 

李俊宏提醒,當孩子的學習表現不如預期時,家長應以鼓勵代替責備。減少負面言語,避免與他人進行不必要的比較,能讓孩子更有自信心地面對挑戰。 

重視身心健康,核心能力才是成功關鍵 

學業成績並不是衡量孩子成長的唯一指標。家長應該理解,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他們成功的基石。李俊宏強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挫折和挑戰,這些都是正常的。關鍵在於如何幫助他們培養心理韌性(resilience),讓他們能夠在困難中找到自己的道路。 

他指出,當孩子的核心能力(包括身心健康、學習興趣和適應能力)都得到充分培養時,他們就會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各種挑戰,即使在某個求學階段表現不佳,也能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建立良好溝通 

教養孩子不僅是單向的過程,父母也應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和成長。李俊宏建議,家長在做出任何決定時,都應與孩子共同討論,讓孩子參與決策過程。這不僅能幫助孩子培養責任感,也能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視。父母從孩子身上也能學習,但最重要的與孩子討論共同的決定,這時更會貼近孩子真正所需要。(圖/pexels提供)

當父母用正向的方式與孩子溝通,並在教育中強調「學習的過程」而非「學習的結果」,孩子才會對學習保持興趣,並逐漸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 

家長如何評估孩子的學習進展,是否符合他們的能力和興趣?李俊宏建議,家長應該多問「為什麼」,鼓勵孩子進行深入思考。例如,當孩子學習英語時,不只是背誦單詞,而是引導他們去了解單詞的用法、與其他單詞的關聯等。這樣的學習方式能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而不是視之為負擔。 

李俊宏提醒,家長在觀察孩子的學習行為時,應注意是否出現逃避功課或上學前的情緒反應等情況,這些都可能是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的信號。當發現這些問題時,應立即了解其原因,並嘗試改變學習方式。 

學習的過程不總是一帆風順,孩子的成長道路也不總是直線向上。李俊宏強調,身心健康、核心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平衡,才是孩子能夠長遠成功的基礎。當家長能夠理解並接受這一點,用耐心和愛心陪伴孩子成長,孩子就能夠在每一次的挑戰中學習和成長,最終找到自己的方向,成就更好的自己。 

教養孩子並不是要他們成為父母心目中的完美模樣,而是幫助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能學會更好地欣賞、理解和尊重孩子,最終建立起更加親密和諧的親子關係。每一位孩子都有他們的獨特性,而家長的任務就是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成為最堅強的後盾,給予他們無條件的愛和支持。

熱門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