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臺德共同策畫建築展 爬梳臺灣粗獷主義建築代表作

臺德共同策畫建築展 爬梳臺灣粗獷主義建築代表作

二次世界大戰後興起的粗獷主義(Brutalism)建築,在世界各地拔地而起,就連台灣也出現蹤跡,而台北忠泰美術館此次與德國建築博物館共同策畫的最新展覽,除了盤點全球著名粗獷主義建築案例外,更新增六件台灣在地研究案例,帶領觀眾回顧戰後建築文化,以及與台灣的特殊連結。

忠泰美術館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在台舒緩後的首推新展《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於上週六(4)開展,由德國建築博物館(Deutsches Architekturmuseum)策展人艾爾瑟(Oliver Elser)與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主任王俊雄共同策展,爬梳全球13個地區超過百件的粗獷主義建築案例,帶領觀眾探索不同地域建築的時代脈絡與彼此的關連性。

而為了強化在地視野與論述,王俊雄更攜手國內六所大學建築設計系近70名師生,新增六件台灣粗獷主義建築案例及相關研究論述,透過建築模型、照片、文獻等資料,觀眾將更加了解台灣戰後建築所反映出的社會樣貌,以及台灣與全球粗獷主義運動的獨特扣連。

因為國境封鎖尚未解除而無法來台參與開幕記者會的艾爾瑟透過預錄影片表示,此次展覽希望說服廣大觀眾,這個時期的建築史對世界各地來說都是戰後新時代的起點,儘管各種實驗成敗不一,但不論結果好壞,摧毀這些粗獷主義建築並不符合永續精神,「我們應該思考保存策略,為舊混凝土注入新生命。」

艾爾瑟也指出,此次展覽名為「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也是希望觸及批評粗獷主義建築醜陋或不友善的民眾。艾爾瑟與其團隊在2015年發起名為「SOS Brutalism」的瀕危建築拯救運動,期盼藉此倡議推動保存這些在當今社會中,常被譏為醜陋或過時且面臨拆除危機的粗獷主義建築。

根據忠泰美術館,粗獷主義源自法語「beton brut」,意即清水模,最初興起於1950年代英國建築界,而後在全球化的影響下,粗獷主義作品逐漸遍及全球,建築大師柯比意(Le Corbusier)即是此種建築風格的先驅之一。狂放未經修飾的外觀及裸露的結構體,是粗獷主義建築極富表現力的風格特徵,亦是屬於二戰後百廢待興、社會動盪不安與實驗精神興起的體現。

王俊雄表示,這個展覽要討論的是建築跟文化的關連性,「SOS Brutalism」的推動者彙整了全球1,800多個他們認為有粗獷主義特色的建築物,為的是要呈現全球性的向度,從倫敦市中心到新幾內亞最偏僻的地方,整個地球的表面全都被粗獷主義建築所覆蓋,而這在人類建築史上是非常特別的現象。

王俊雄指出,《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是一個國際巡迴展,至今已在歐洲許多國家展出,展覽每到一個地方就和當地的一位策展人合作,挖掘當地的粗獷主義建築作品。

提及此次台灣的展覽,王俊雄表示,「我們其實在處理過去,我們也想讓下一代的人知道這(粗獷主義建築)是什麼」,也因此特別和國內六所大學師生合作,希望透過這樣的交流將粗獷主義的思維傳承給下一代,尤其當這些房子在全世界都面臨被拆除的危機時,「我們如果不是要做一個空洞的保存的話,很重要的是讓下一代知道它是什麼。」

而此次展出的台灣粗獷主義建築作品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由建築師陳仁和在1960年代設計的高雄市私立三信家事商業學校波浪大樓,由中國科技大學師生以文獻研究及兩種尺度的模型呈現波浪走廊、階梯教室的獨特設計,而波浪大樓混凝土結構伴隨模組化現場澆灌的構鑑,正是粗獷主義建築的主要特徵。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李彥良致詞時則表示,希望透過引介這種影響全球的建築思潮,激發觀眾對於城市的歷史及各種發展變遷的探討,並反思台灣的城市發展及未來的可能性。

李彥良指出,「忠泰基金會一直希望能扮演一個更積極的建築平台的角色,讓不同世代一起交流,也在這個過程中累積我們作為一個智庫的能量」,此次展覽與台灣六所大學進行為期一年多的合作,並預計在8月將此次針對國內外建築作品的研究成果出版專刊。

 

新聞來源:台灣英文新聞

「粗獷主義建築展」於7月4日正式開幕(照片來源:忠泰美術館)

熱門新聞

回到頁首icon
Loading